首页 > 关注 >
 
 

焦点快播:母爱大于天 妈妈捐肾救20岁儿子!

2023-03-21 08:03:01  来源:每日看点快看

本文转自:南京晨报


(资料图片)

母爱大于天 妈妈捐肾救20岁儿子!

江苏首例单孔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

顾民教授(左一)在手术中。 张稣 摄

江苏首例单孔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

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移植病房,罗女士(化名)和儿子小俊(化名)的病床并列,罗女士轻轻牵起儿子的手说:“三年求医之路,之前我的心是痛的,眼泪是苦的,现在儿子手术这么成功,我的心是定的,眼泪是甜的。”

20岁的小俊三年前确诊尿毒症,近日在南医大二附院接受了亲体肾移植手术,肾源来自于他的妈妈罗女士,目前母子二人均恢复良好,即将出院。

记者了解到,该手术为二附院实施的第一例亲体肾移植手术,由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、二附院院长顾民教授主刀,手术的突破之处在于采取单孔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,为江苏首例。据悉,南医大二附院自2021年6月获得肾脏移植执业资格后,已经累计完成66例肾移植手术。

意外!高中生突发尿毒症

小俊的病情要从三年前说起,罗女士回忆,2020年6月,正在读高中的小俊在学校进行了一次体检,体检结果显示其血压偏高,低压120、高压180,罗女士当时的第一反应是“怎么可能”?因为孩子身体一直很好。但面对体检结果,一家人不敢掉以轻心,立即带小俊前往医院检查,结果显示小俊的肌酐值高达460,记者了解到,像小俊这样的青少年,肌酐值正常在100以下。

“基本就确诊尿毒症了”,想起那一刻的心痛无助,罗女士依然忍不住掉眼泪。随后,一家人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,在南京、上海等地的大医院,采取保守治疗后,小俊的肌酐值不降反升,最高达到800多。医生建议小俊进行至少一年时间的血透后,实施肾移植手术。

坚定!母亲要为儿捐肾

从决定给儿子做肾移植手术起,罗女士就做好了捐肾的准备。“在给宝宝捐肾这件事情上,作为妈妈,我从来没有犹豫过。”她称。尽管小俊已经20岁,但罗女士依然习惯喊他宝宝,“宝宝是我生的,他成功恢复健康了,我也就成功了!”罗女士说,她的身体素质一向很好,她希望把自己健康的肾给儿子,而随后的配型结果也显示,母子二人配型成功。

令人感动的是,在边血透边等待肾移植的过程中,原本暂时休学的小俊重新回到校园,准备2022年的高考,“白天在学校上课,下午放学从学校直接到医院血透,边血透边在病床上写作业。”罗女士说,儿子特别坚强,高中繁重的学业之外,每周三次每次4小时的血透,他坚持下来了。2022年夏天小俊如期参加高考,分数超过本科线,虽然最后因为身体原因未能被录取,但小俊已经做好了肾移植后复读再次备战高考的准备,“人生的路难免曲曲折折,我们只能笑着面对。”始终陪伴在身边的罗女士鼓励儿子。

江苏首例!单孔腹腔镜取肾

2022年末,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后,罗女士一家人决定转院到南医大二附院进行肾移植手术,“求医三年,经历种种,这里的医务人员亲切温暖,让我备感心安!”

记者了解到,对于首例亲体肾移植手术,二附院高度重视,医务处、护理部、肾移植团队、泌尿外科、肾脏病中心、麻醉科、手术室等科室联动,术前充分准备,明确各流程细节,最终确定完善的手术方案。手术于3月2日上午进行,院长顾民教授亲自主刀,罗女士告诉记者,手术前,顾院长还特别安慰她“不要紧张”,这让她很是感动。

当天采取的是单孔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,术中开一个切口,在单孔腹腔镜下,将需要取出的肾脏完全游离出来之后,再将肾脏的血管离断取出,移植到患者身上,这项技术为江苏省内首次开展。

顾民教授介绍,传统开放手术取肾,对供者创伤大、术后住院时间长,且影响美观。 而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、术后疼痛轻、恢复快、美观等优点。而与此同时,记者了解到,单孔腹腔镜因为操作空间小、解剖定位困难,对医术要求也更高。

手术成功!母子二人恢复良好

取肾、移植,两台手术无缝衔接。很快,罗女士的肾脏移植到小俊的身体里,手术获得成功!

经过一周左右的休养,记者在病房看到罗女士和小俊时,两人气色都不错,小俊说,“感觉有精神了,身体上轻松不少”。罗女士的激动更是溢于言表,“要特别感谢二附院这个团队,专业又温暖,以前我的心是痛的,眼泪是苦的;现在心是定的,眼泪更是甜的”。为了表达谢意,罗女士的家人做了多面锦旗,分别送给为手术保驾护航的顾民院长、泌尿外科朱清毅主任、肾脏病中心杨俊伟主任等专家以及医护团队。

令人高兴的是,小俊已和妈妈约定,身体恢复后就重新回到学校,再战高考。

通讯员 陈艳萍

南京晨报/爱南京记者 钱鸣

关键词:

  
相关新闻
每日推荐